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2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1875515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2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2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2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2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能读准节奏、停顿),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2把握文言词语解释的最常见方法,理解和积累重点文言词语。1、体会文章中细致观察的作用及联想和想象的用法.2、理解文言词语, 感悟“物外之趣”。第二课时一、归纳整理:(讨论)1.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2.三件趣事,你最喜欢哪一个? 作者是怎样想像的?3. 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二、 拓展提高:1.讨论:(1)癞蛤蟆已捉在手,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2)读了此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背诵课文,背诵时想像三幅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三、当堂训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兴正浓: (2)方出神: (3)鞭数十: 2翻译下列句子。(1)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文中有两个成语,分别是 和 。四、课外作业:阅读下面课外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题目。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炳烛:点烛。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恐已暮矣: (2)盲臣安敢戏君乎: 2翻译下列句子。(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2)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学习反思】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