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兴趣小组教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1826911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兴趣小组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物兴趣小组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物兴趣小组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本的生命系统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2、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及讨论法相结合四、课前准备:有关内容的各种教具及录像图片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设计1、设计思路(1)问题探讨-SARS病毒的生活和繁殖作法:展示SARS病毒的图片,学生讨论再共同总结(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作法: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教师总结,从具体事例上升普遍意义。(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作法:认力学观察、具体分析概念,拓展补充列表比较,在全面理解基础上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2、具体实施过程:(1)问题探讨教师:简介2003年非典型肺炎,给人们的生命生活、工作等带来的危害,而这一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病毒造成的。(同时,给学生播放与SARS病毒有关的录像图片,如其结构示意图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学生:结合初中所有关病毒的知识,以及观察能展示的图片,思考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I、谈谈你所了解的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II、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后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III、SRS病毒主要侵害人体哪里部份的细胞?IV、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能够很好地生活和每繁殖吗?总结: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与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特刊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这就是病毒辣的生活和繁殖。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教师:展示资料分析中的实例和图片进行分析。学生:阅读资料的分析的实例,观察图示。结合生物的基本标准,回答以下回答。实例I、(1)草履虫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即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还有哪些生物体的结构与草屐相似?(2)这些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生活,也应该是有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是什么呢?实例2:与草履虫相比,人是各细胞的高等生物,人的生命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总结:人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或为受清卵。受清卵是新生命的开始;人的发育其本质是细胞的分裂,生女和分化,由此可见,可细胞的高等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也离不开细胞。实例3:(1)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2)我们现在的学习活动又有哪些细胞的参与?实例4:教师是介绍艾滋病毒的相关知识,指出艾滋病毒是一种改善人体的病毒的相关知识,指出艾滋病毒是一种改善人体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的病毒,而影响生物的生命。提问:那么,除了艾滋病毒外,同学们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细胞受害而其特定部位发病的?总结:指出以上四个例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这一基本事实。即:没有细胞就没有生命,所以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的层次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图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I、生命系统分为哪几个层次?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什么?(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II、说出各个层次的生命系统其中的种群和群落教师的要举例说明清楚。III、请问你是怎样理解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比细胞再小的层次,如分子、原子、不可能独立生存)IV、请以一个人(或任何一生物)为例,列出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V、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体的生命系统,这说明了什么呢?(越高等的生物其生命系统越复杂,而低等生物则比较简单,从而说明了生命系统复杂性和多样性。)最后总结:由以上所学知识,知道了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从最小的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系统生物圈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紧密联系,都离不开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教学目标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3、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点4、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2、教学难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三、教学方法:实验法四、课前准备:实验材料和用具,细胞图片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如下)问题探讨 回忆初中实验中用低倍镜观察过的几种细胞观察细胞 尝试用高倍镜下观察几种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总结、比较两大细胞类型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探索一个不断开拓、 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两课时连接进行)一、问题探讨-关于显微镜下的几种细胞作法:让学生看教材中,提供的几张细胞图片。回忆、思考、讨论、完成有关回签,使学生们大体知道在低倍镜下所观察细胞的形态,进而引入高倍镜的使用。二、让学生领悟显微镜的原理,熟练使用细心操作,在已经使用低倍的基础上学会使用高倍镜。1、课前教师要准备好材料,使学生做实验时使用。(1)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衣藻、草履虫(2)多细胞生物:水绵、洋葱鳞片叶表及细胞,人的上皮细胞装片。2、由于学生对于显微镜的操作技能并未熟练,所以,教师在实验操作前示范显微镜的操作步骤,要领,指出某些注意事项及提出下列问题:(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低倍境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2)为什么要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而,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若转动粗难焦螺旋,容易压环坡片)(4)注意提醒学生:制片时材料不宜过多,切片不能太厚;要正确盖盖玻片,压片用力均匀,不能用力过大。三、同时提供有关高倍镜下观察的几种细胞的图片,利于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参考、对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酵母菌、草履虫、洋葱鳞片计表皮细胞。人的上皮细胞永久焦片。三、比较总结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先从书面上,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由于这两天是生物的最主要区别在于细胞核,那么,所消的原核是指原始的细胞核,而真核是指真正的细胞核。2、教师比时展示细菌细胞和蓝细胞和核式图,让学生通过识图、辨认、归纳和总结得出原核细胞的核就叫拟核。(1)细胞核和拟核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2)拟核的成分是什么?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有何不同?(3)原核细胞中有什么结构?(4)你认为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还是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5)以蓝藻为例,具体说明原核生物的基本特征四、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1、此内容可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主要讨论完成资料分析中的几个讨论问题2、教师简单小结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1)科学合理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科学家的辛勤工作。(2)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3)科学学说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修正和发展。(4)科学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感觉和感觉器官的含义;2.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3.能认识眼的结构图。能力目标:1.通过对模型的拆分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2.通过对知识的综合归纳,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情感目标: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眼球的结构与功能。2.教学难点:眼球结构模型的拆分与认识。三、教具准备眼球结构模型 多媒体课件四、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引题1. 猜物游戏:出示一个用布遮盖的小纸箱,里面放一个音乐盒。邀请三位同学分别通过手摸、耳听和眼看来判断箱子里的东西。问题:(1)三个同学分别通过哪种感觉认识这个物体?(2)当我们看到一桌热腾腾的饭菜时,我们还会用到哪些感觉?(3)回忆前面我们学习的反射弧的组成,从而引出感觉器官的概念。2.引言:人体有很多的感觉器官可以感受外界的刺激,那么,通过刚才的游戏可知,能够最快、最准确感知事物的感觉是视觉。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据统计,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0%以上来自眼睛。因此,眼睛对于人体来说非常重要。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但是,你知道这双美丽的眼睛内部是什么样的?你又是怎样通过眼睛观察到外界事物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三个同学通过触、听、看,将判断结果写在纸上,展示给全班同学。分析答出: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温度感觉兴奋,倾听,跃跃欲试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眼睛的重要性,从而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二)指导探究眼球的结构和功能(1)观察同学的眼睛,找出眼睛的特点眼睑、睫毛、泪器、眼肌等结构都是眼睛的一些附属结构,眼睛的最主要部分是眼球。那么眼球由哪几部分结构构成,每一部分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2)探究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观察眼球的结构模型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由外向内,由前向后,由上向下。观察时注意结合书中的插图,并参考课本P81方法步骤逐步完成。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2前五自然段,了解眼球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播放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频反馈点拨 对照眼球课件,检测学生自主探究效果,并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点。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2前五自然段,了解眼球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反馈点拨 对照眼球课件,检测学生自主探究效果,并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点。(3)出示眼球、照相机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比较、思考:眼球和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在结构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你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吗?同桌相互观察,得出眼睛有眼睑、睫毛,眼球,肌肉等。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观察模型,拆卸组装;阅读课本,讨论交流,观察思考,理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思考,得出: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胶卷。使学生亲身体验,激发探究欲望。使学生自己获得感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动手、观察、阅读等多种能力。与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材分析: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教学内容也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各个结构以及各结构的作用,而本节一方面对本章总结和深化,另一方面也为下一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学习作好铺垫。所以本节在教材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主要是与学生共同研究“细胞为什么这么小?”以及探讨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感知细胞不能无限增大的原因。通过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使学生理解较小的细胞与其物质代谢的关系。由于知识抽象难懂,所以采取多媒体课件等形式来进行教学。学情分析:1、心理和生理特征:七年级学生刚步入中学,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和讨论,对新开设生物学充满兴趣。2、知识现状:我校的学生多为农村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对微观世界的探索相对较少,但因此也具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不能完全离开实物的支持。3、知识障碍:七年级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理性思考;未形成强烈的自主性学习动机,学习力发展极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观察、操作和分析能力的差异,会产生不同层次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以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为依托,在教学中,让学生从观察现象上升到理论水平的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感悟科学态度精神.从而制定如下三维目标与重难点:1、 知识目标:(1)解释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2)观察并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意义。2、能力目标:(1)利用数学模型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2)运用记录、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模拟探究过程以及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关注细胞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教学重点:1、通过模型实验法研究生物学问题即“细胞为什么这么小”;2、细胞分裂的过程及意义教学难点:1.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中预测的提出、数据的处理和结论的获得;2.染色质、染色体等概念及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说教法: 考虑到我校七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直观演示法和创设情景,让学生自愿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从而产生实践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基于本课的特点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模型研究生物学相关问题,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2、 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具的的使用等手段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3、 分组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4、 教学反馈:课堂习题检测,反馈学生实际学习效果,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新。说学法:主要采取探究式学习方法确定问题提示探究思路实施探究结果展示交流教与学准备:1、教师设计“学案”、制作有关教学课件、准备细胞分裂的视频资料2、要求兴趣小组学生收集整理有关 “细胞表面积大小与细胞生活的关系” 的资料,带到课堂上展示和交流。3、全体学生预习教材P50-54的内容,标注不懂的内容。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生物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学生思考回答)设问:大象的身体比小老鼠大得多,如果把两者的细胞比较一下,结果会怎样呢?大象的身体大的原因在哪儿呢?激起了学生好奇心,引出本课内容,为新知识的探究作铺垫。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 50 页第一段。由这一段看来,身体大小与细胞大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细胞为什么这么小?细胞又是怎样保持较小体积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二、新课讲授:1、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教师讲解:我们现在面临实际问题是细胞的体积和细胞的表面积是很难进行测量和计算,怎么办呢?科学家通过建立模型来研究某个复杂或者不易研究的问题,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模型实验”。这个问题只研究细胞的大小(与细胞的形状、 结构并无直接关系),而图中的正方体也具备大小这一特征,因而我们可以把四个正方体当作四个细胞来研究。模型实验,探究“细胞为什么这么小” 学生分别计算四个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及比值,并将数据记录在导学案活动思考的表格内。边长()表面积(2)体积(3)表面积体积 1 616 22483354272 496641.5兴趣小组的同学展示资料“细胞表面积大小与细胞生活的关系”。学生根据自己计算的有关数据,讨论表面积体积的变化规律,分小组展示本组交流成果。问题见导学案活动思考。(师生共同总结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小的细胞,其表面积相对较大,更易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在此解决细胞为什么这么小的探究问题。)细胞小,其表面积相对大一些,为什么就有利于物质交换呢?要证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通过另外的实验来证明。但因为时间关系,教材第52页的实验我们就课后完成。那么,细胞又是怎样保持较小体积的呢?(问题的过渡)指导学生阅读(阅读53页第一段)阅读比较2、 分析“细胞是怎样保持较小体积的”,即“细胞分裂”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3页第2段,并展示“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引导学生复习细胞的结构,尤其是细胞核的结构,并指出:每一物种,其细胞核里的染色体数都是恒定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遗传物质。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3页第3段并搜集信息。教师利用课件全程演示“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导学案上观察思考中的问题1、2。分裂后的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数量是不是比原来少了一半了呢?(引出下一个环节内容)细胞分裂的特点利用课件逐步展示“细胞分裂过程”各期图示,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量情况。学生观察比较,提出疑问,师生共同探讨交流导学案上观察思考中的问题3。动动手:拿出事先做好的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教具让学生到黑板前展示。动手展示,激发兴趣,进一步强化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变化的内容,并落实到教材53页第4段。老师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讲解:染色体在细胞开始分裂时进行了一次复制,在细胞分裂结束时又平均分配进入两个新细胞核里面,所以细胞核里的染色体数在分裂前后保持不变。这就保证了新细胞与原来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遗传物质。通过一个个有层次的问题,由浅到深一步步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的探究思维,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效的进行探究。细胞分裂对于生物体有何意义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3页最后一段,小组讨论细胞分裂的意义并汇报)生长、繁殖、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3、课堂小结:见导学案归纳小结简短有效的课堂小结能够强化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板书设计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具体设计如下: 第3节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一、 模型实验: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结论:小的细胞,其表面积相对较大,更易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1、细胞分裂概念:2、细胞分裂过程:3、细胞分裂特点:4、细胞分裂意义:说课小结:教材内容的处理:根据新课标要求、知识的跨度和时间关系,我将内容略作删减。将建议活动放到课后完成。当然七年级学生在理解“染色体数在细胞分裂前后保持不变”这一知识点时有一定难度,讲述时还应该把难度再降低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