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单文精练一 生命的态度(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1440119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单文精练一 生命的态度(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专用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单文精练一 生命的态度(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专用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单文精练一 生命的态度(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文精练一生命的态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阅读文签:美学论文第四种态度生命的态度朱良志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审美态度时,曾以古松作比喻,说人们对待古松有三种态度:古松是什么样的松树,有多少年份了,这属于科学的态度;古松有什么样的用处,这是功利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古松,发现古松是一种美的形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审美的态度。在审美态度中,古松成了表现人情趣的意象或者形象。其实,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存在与以上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我生命相关的宇宙。我来看古松,在山林中,在清泉旁,在月光下,在薄雾里,古松一时间“活”了起来,古松成了一个瞬间形成的意义世界的组成部分,我的“发现”使古松和我、世界成了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一种用“活”的态度“看”世界的方式,或许“看”还容易引起与外在的观察混淆,称为一个“活”的“呈现”世界的方式也许更合适。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的核心是将世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这里的“态度”,又可以说是无态度,它的观照方式其实就是要去除态度。人总喜欢站在世界的对岸看世界,世界在我的对面,是被我感知的存在物、消费的客体、被我欣赏的对象。用这样的态度看世界时,人好像不在这世界中,成了世界的控制者、决定者。而“生命的态度”,则是由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与我的生命相关。王维辛夷坞诗写道:“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在幽深的山林中,泉水淙淙流淌,溪涧边芙蓉花自在地开放,没有人知道它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落,这是一个寂静幽深的世界。又如王维栾家濑诗写道:“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在飒飒的秋雨之中,白鹭自在上下,诗人写的是自己的生命感觉。在这里,没有外在的“物”,没有被观的“景”,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在诗人当下的体验中,人与世界共成一“天”,共同形成一个生命宇宙。这个世界,中国美学称之为“境”。中国艺术创造的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特点。它是艺术家在当下的体验中发现的,“境”是体验的真实。像王维辛夷坞过香积寺等小诗,几乎纯粹是山水花木的描写,没有人,甚至看不出有人的感情。其实,人隐在它的后边,这个生机世界是人在瞬间体验中“发现”的。“境”由心起,没有心灵的体验则没有境界,境界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它是浑全的,人与山水草木等外在世界共同形成一个无分别的圆满世界。像吴历“一带远山衔落日,草亭秋影淡无人”诗中所呈现的那样,无人即有人,落日山影,草亭空阔,与我心浑然一体,没有分别,更无别虑,就是一个圆满的世界。最后出现在“境”中的人与山水草木是彼此相关的存在。“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凡常的小院,紧闭的院门,阴沉沉的天气里,寂寞的主人就坐在窗前,眼前是密密的小雨,满目的苍苔。在这里,苍苔、小雨、庭草,都成了诗人的对话者,是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存在者,由这样的存在者共同构成一个意义世界。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属于原文所论“生命的态度”的一项是(3分)()A.陈设于展览馆内的屏风,通常用红木制作,起到点缀环境和分隔空间的作用。B.“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两句,以马的萧萧长鸣表现自己与友人的依依不舍。C.爱莲说通过赞美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D.“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诗人创造了一个与自己彼此往来、密切相关的境界。答案D解析A项是科学的态度和功利的态度。B、C两项是审美的态度。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不能以生命的态度观照世界,就不会创造出“境”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B.境界是艺术家在当下体验中发现的,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没有体验就没有境界。C.人与外在世界共同构成意义世界,其中的存在者彼此间体现了相互关联的特征。D.文章运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将深奥的美学观点阐述得通俗易懂。答案D解析“类比论证”错,应为“对比论证”。3.根据文意,阐释中国美学中“境”的含义与特点。(6分)答:_答案(1)含义:“境”是人与物(景)共同形成的世界。(2分)(2)特点:体验性(或“是体验的真实”“在体验中发现”);浑全性(或“是圆满的世界”);关联性(或“是彼此相关的存在”)。(4分)解析从“在这里,没有外在的物,没有被观的景,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在诗人当下的体验中,人与世界共成一天,共同形成一个生命宇宙。这个世界,中国美学称之为境”可以看出,“境”是人与物(景)共同形成的世界。从“境是体验的真实”得出体验性的特点。从“它是浑全的”得出浑全性的特点。从“是彼此相关的存在”得出关联性的特点。1.下列对于“生命的态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命的态度是要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境界,还世界以生命的本然意义。B.生命的态度是回到世界中看世界,不是以世界的控制者和决定者的身份看世界。C.以生命的态度看世界,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其目的是去除态度。D.生命的态度是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人与外在世界共成一个生命宇宙。答案C解析“其目的是去除态度”错,原文是“它的观照方式其实就是要去除态度”。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生命的态度是一种用“活”的态度“看”世界的方式。B.“生命的态度”所创造的世界是艺术家在当下的体验中发现的,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想象的真实。C.生命的态度不是站在世界的对岸看世界,而是由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中。D.作者引用“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四句话,是想说明中国美学中“境”的关联性特点。答案B解析非“想象的真实”,而是“体验的真实”。3.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答:_答案首先,指出中国传统美学中有三种审美态度,引出第四种态度生命的态度。其次,阐述其含义和观照方式,并以王维的诗作为例子说明。最后,阐述生命态度的特点是体验性、浑全性、关联性(或:要达到生命的态度,要有体验性、浑全性、关联性)。(每点2分;若答案中缺失了体现层次关系的连接词,在踩点赋分的基础上,扣1分)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