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1 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时作业2(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0694120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1 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时作业2(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1 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时作业2(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1 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时作业2(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2(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仁”,是儒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人们对它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就连孔子的三位高足,理解也有高下之分。荀子记载,孔子问:“仁者若何?”子路认为,“仁者使人爱己”。孔子的评价;“可谓士矣”。这个评价已不低。子贡认为,“仁者爱人”。孔子的评价:“可谓士君子矣”。这比对子路的评价高了一层。颜渊认为,“仁者自爱”。孔子的评价:“可谓明君子矣”。显然,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评价。为什么孔子高度肯定“仁者自爱”?这是因为,在儒家看来,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是自爱、自尊、自立的人,而一个真正自爱、自尊、自立的人一定会推己及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他就会爱人,也容易赢得他人的爱。儒家的这一理念对我们今天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意识很有启示。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之势前所未有,西方强势文化深刻影响甚至侵蚀着一些欠发达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如何保持和增强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成为这些国家和民族最关切的问题之一。对于中华文化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主体意识,就有可能被其他文化侵蚀甚至同化,沦为“文化殖民地”。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提倡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意识,就是要做到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是中国人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只有坚持并不断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性,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吸收异质文化的有益养料,滋润、丰富和繁荣、发展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有足够的智慧与气度消化外来文化,佛教被成功消化吸收就是一个例子。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广泛吸纳各种文化养料而始终具有自身鲜明特色,就因为它对外来文化并不是简单地拿来或拒斥,而是始终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然而,近现代以来,一些人对文化的认识存在两个显著的不平衡:一是中西文化比重的不平衡,二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教育中,就是对中华文化关注不够,而西方文化却占极大比重。这是有失偏颇的。论语记载:孔子和弟子周游到卫国,看到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弟子问:下一步该怎么发展?孔子曰:“富之。”弟子又问,如果大家都富裕了,该怎么办?孔子曰:“教之。”当前,我国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甚至在许多外国人看来也“富”起来了。接下来该怎么办?“教之”!教什么?是沿着西方文化的“引导”来教,还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看来,后者才是我们的正确选择。当前,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意识,最迫切的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认真研究和吸取传统伦理观念中的合理因素,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伦理观念、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总之,我们既要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又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既要有开放接纳、交流融合的雅量,又要有不削足适履、不买椟还珠的智慧和定力,这样才能在文化精神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摘编自“国际儒学网”楼宇烈中华文化有智慧和气度消化并吸收外来文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问“仁”时,对同一概念,三位高足见仁见智,内涵有区别,境界见高下。B从使人爱己、爱人到自爱,这是儒家主张的一个仁德之人完善人格的必由之路。C近现代以来,一些人对文化认识的不平衡,导致对中外文化的关注不尽合理。D如果丧失自我意识以西学为主导,中华文化就可能被侵蚀甚至沦为殖民文化。解析:文中表述为“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是自爱、自尊、自立的人”,并未提及仁人完善人格的路径。答案:B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二段提出儒家对“仁”的理解和重视,以例证、引证引出文化自主的话题。B第三段通过假设论证谈失去文化主体意识的危害,明确增强主体意识的重要性。C第四段以佛教被成功消化吸收为例,证明了中华文化始终保持了自己的主体性。D文章在开头结尾都提及儒家的孔子和其弟子,其中包含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意图。解析:以佛教被成功消化吸收为例,是证明中华文化有足够的智慧和气度消化外来文化。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仁者必然会推己及人,会爱人,也因此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赢得他人的爱。B欠发达的国家和民族只要保持和增强自身文化的主体性,就能抵御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和侵蚀。C孔子和弟子周游列国时,发现卫国人口众多,生活富裕,觉得应该继之以教化,提高道德水准。D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意识,在坚守主体的同时借鉴吸收外来文化。解析:A项,文中的表述为“在儒家看来”,而且还应当是真正自爱、自尊、自立的人才能到这一点。B项,欠发达的国家和民族要抵御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和侵蚀,不只是保持和增强自身文化的主体性。C项,“生活富裕”不是事实,是下一步的目标。答案:D(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艺术何为?”我们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答案。艺术,让人成为感性的人。艺术之美,在于它让我们的身心培养出一种对日常生活的敏感,让我们感受到人性之丰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春夏秋冬,山石海花当我们对寻常之物能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将这些寻常之物转化为艺术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一颗诗心、一颗艺术之心。艺术之美,在于它还可以让我们感受人性之深度,历史上的艺术经典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极具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_,红楼梦中林黛玉之专情和贾宝玉之多情,更有“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的动人故事艺术不仅可以展现人性的丰富,还可以发掘人性的深度,恢复人身上原本所具有的活泼的生机与感性。艺术,让人成为理性的人。人之为人,人与动物的不同,不在于人有喜、怒、哀、乐的情绪,而在于人有控制这种情绪的能力。艺术不仅记录着人的喜、怒、哀、乐之情绪,往往也承载着人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诉求。艺术创作不仅需要艺术家的敏感,敏感性只是一种启发,在启发之后还要对艺术进行构思,这构思过程与人的学识素养、价值观念密切相关。艺术深深地影响着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与人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就像有秩序的社会一样,艺术也有着内在的逻辑和理性,从而也影响着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的理性。艺术,让人成为完整的人。卓别林摩登时代中有一个片段是“拧螺丝”,讲的是工人在车间里站着一直重复同样的工作,有拧螺丝的,有捶打加固的可以说这是在讽刺工业时代人的机械化或人的异化。在拧螺丝的劳动中,每天重复这一动作对人的身体健康无疑是有害的,而且拧螺丝仅仅是为了“挣工资”,它与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对立的。而艺术,却可以避免这种异化劳动的弊端。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不仅要调动整个身体,还要用心构思,这就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当我们全身心投入艺术中去的时候,便达到了主体(人)与客体(艺术)的统一。艺术欣赏者也应如此。人可以在艺术活动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艺术,让人成为自由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为生计所迫,为名誉所累,为欲望所缚,以至在现实面前变得渺小、卑微。在艺术活动中,我们可以暂时与现实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必为物质、名誉等所累,从而达到完全的自由。如孔子所说的“游于艺”,我们可以在艺术中无拘无束地遨游。艺术给人的自由,是一种虚实结合、有无相生的自由。艺术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日常用品,是因为它在具有物质性的同时还承载着其独特的审美精神性。这种境界如镜中花、水中月,让我们在现实与虚幻之间往来穿梭。艺术的美妙,就在于它的这种韵外之致,让我们在其中觅得象外之象、境外之境,超越时空的限制,跨越虚实的鸿沟,在艺术中自由地徜徉、遨游。艺术可以让人成为感性的人、理性的人、完整的人、自由的人。艺术丰富了人性,也深刻了人性。人之所以离不开艺术,就在于人的生命需要艺术,人向往自由和幸福的追求使得人从生命深处召唤艺术满足。(摘编自张新科艺术,让人成为幸福的人)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感受艺术之美,包括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审美,也包括人们对艺术经典形象的审美。B展现人性的丰富和发掘人性的深度是艺术作品的特点,而人的社会生活并不具备这一特点。C为了生存而一直“拧螺丝”,这是一种异化劳动,是对人的摧残,毫无艺术之美可言。D工业时代,“挣工资”这一目的使人变得机械化,但艺术具有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章第二段讲“艺术不仅可以展现人性的丰富,还可以发掘人性的深度”,但并没有讲“人的社会生活”是否具备这一特点,故“而人的社会生活并不具备这一特点”于文无据。答案:B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提出问题,意在引发读者思考,以便在下文中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B第二段以首句为论点,并在论述中多处提及古代诗文名句,这属于引证法。C第五段为了论证艺术让人成为自由的人,作者将现实生活和艺术活动进行对比。D文章在开头提出论点后,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证,全文形成“总分”的结构。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得出正确的结论”不恰当,文章中的内容仅是作者的个人观点。C项,“作者将现实生活和艺术活动进行对比”错误,第五段中“我们往往为生计所迫,为名誉所累,为欲望所缚,以至在现实面前变得渺小、卑微”“不必为物质、名誉等所累,从而达到完全的自由”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的感受,不是其本身,故应为“作者将人们在现实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的感受进行对比”。D项,“总分的结构”表述错误,应为“总分总的结构”。答案:B6原文第二段横线处填入举例论证的内容,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A哈姆莱特中王子的犹豫B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的感伤C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深情D巴黎圣母院中埃斯梅拉达的残忍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以及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埃斯梅拉达是名著巴黎圣母院中的女主人公,她纯洁、美丽、善良。故“埃斯梅拉达的残忍”错误,应为“埃斯梅拉达的善良”。答案:D-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