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和产品注册管理规定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0508352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7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和产品注册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甘肃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和产品注册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甘肃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和产品注册管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8页 共68页甘肃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和产品注册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许可、产品注册的监督管理,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及境内第一类、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等相关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甘肃省行政区域内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和备案;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标准复核、临床试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及监督管理。第三条 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产品注册的监督管理,负责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与监督。承担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备案,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和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行政审批,国产第三类医疗器械不改变产品内在质量的变更申请行政许可,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检查。第四条 各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负责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质量规范)的实施与监督,承担第一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行政审批。第五条 甘肃省医疗器械检验所负责全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技术监督,承担全省医疗器械注册产品的注册检验,注册产品标准复核的技术验证。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认证中心负责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质量规范检查的现场检查和技术审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的技术审评。甘肃省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监测与评价中心负责全省上市医疗器械产品的不良事件监测与评价。第六条 承担医疗器械生产许可、产品注册、标准复核、临床试验以及质量规范检查现场检查、核查的检查人员,技术审评的技术人员应在甘肃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检查员库、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专家库遴选。检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检查员管理规定(试行)和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专家管理规定(试行)的规定履行职责。第七条 从事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的企业应依法备案并取得甘肃省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备案证(以下简称备案证);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的企业应依法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第八条 医疗器械必须通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注册审查,并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以下简称注册证),方可上市销售、使用。第二章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第九条 开办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与生产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二)具有与生产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产品注册申报等专业技术人员。(三)具有与生产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生产场地及环境;(四)具有与生产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生产、检验设施设备;第十条 生产场地不得设在住宅、住宅小区、宾馆、商务用房等不符合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区域或建筑内,不得设在军事管理等限制性区域和其它影响有效实施监督管理的区域或建筑内。第十一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生产、质量、技术管理负责人,产品质量检验、注册申报人员应熟悉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的法规,相关产品的技术标准和生产质量管理等业务技术知识,具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和处理生产、质量管理等问题的能力,并通过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考核。第一节 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备案第十二条 开办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符合本规定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的规定,并在领取营业执照30日内,向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第十三条 备案应填写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备案表(附表1,以下简称备案表),并书面报备以下资料:(一)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以及生产、技术、质量管理负责人和产品检验、注册申报人员简历,身份证、学历、职称证书等资质证明复印件,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考核证明。(二)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三)注册地址、生产场地证明文件,地理位置及功能平面图。(四)生产范围、产品和产品简介。(五)生产质量管理文件目录。(六)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流程图应注明产品生产主要控制项目和控制点。第十四条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到备案表及备案资料后,应按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备案程序(附件1)规定,完成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审查,建立生产企业监管档案,并发放甘肃省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备案证(以下简称备案证)。第十五条 备案证编号规则为:甘食药监械生备X1X2X3X4X5X6X7X8号。其中前4位X1X2X3X4为年代号,后4位X5X6X7X8为流水号。第十六条 备案证有效期为五年,有效期届满,需继续生产的,应在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重新备案。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注册地址、生产地址、生产品种发生变化,企业合并、分立、跨管辖区迁移或遗失须重新备案,重新备案后原备案证作废。第二节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核发、换发及变更第十七条 开办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符合本规定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的规定,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企业负责人,企业生产、技术、质量负责人和产品检验、产品注册申报人员应具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学历或职称。1、企业负责人、质量检验和产品注册申报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技术职称。企业生产、质量和技术负责人、产品注册申报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2、企业负责人以及生产、质量、技术管理负责人,产品质量检验、注册申报人员不得在其它单位兼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生产负责人不得兼任质量负责人,检验人员不得在生产岗位兼职。(二)企业生产设施应符合国家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相关法规的要求。1、生产设施必须符合生产产品标准、工艺及质量管理的要求,并与产品生产规模相适应。 2、生产场地生产区与生活区、办公区应相对独立。3、生产环境、设施有特殊要求的,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三)企业应具有与所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相适应的生产设备。1、具有符合产品标准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的生产设备、监测装置。2、具有对产品质量实现有效控制,满足产品标准检测要求的检测设备。3、具有适合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储运、管理的设施设备。4、所使用的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监测装置以及其它工艺装备应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质量管理等有关法律规定的要求,并确保使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四)企业应设立与所生产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建立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国家其他相关规定的要求,并能保持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1、具有适应和满足产品生产质量管理要求,对生产全过程实施有效管理的质量管理机构。2、具有独立的质量检测机构。3、具有与产品生产相适应,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规定的管理制度和能保证各项法规、制度正常有效实施的管理机制。4、具有覆盖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检测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管理记录。第十八条 申请核发许可证应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以下材料: (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申请表(附表2)。 (二)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企业生产、技术、质量负责人和产品检验、注册申报人员的简历及资质证明,包括身份证、学历、职称及任职证明材料原件(原件核对后返还)、复印件,医疗器械法规和专业技术知识考核证书。 上述人员任职证明材料系指企业股东会对法定代表人,董事会对企业负责人和生产、技术、质量负责人的任职决议,企业对检验、注册申报人员的聘任决定。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法定代表人应为上级主管部门的任命(授权)文件。(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核准通知书或营业执照原件(原件核对后返还)和复印件。 (四)企业注册和生产场地证明文件。包括房产证明或租赁协议和出租方的房产证明复印件。(五)注册地址和生产场地地理方位及功能布局平面图。平面图须详细标明地址(街道、门牌号等)、部门名称和面积。生产车间布局图,有洁净要求的车间,布局图须标明功能间及人物流走向。 企业注册地址与生产场地分设的,须分别提交注册地址与生产场地地理位置及功能布局平面图。(六)生产质量管理文件。 1、企业组织机构设立的文件和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2、企业负责人,企业生产、技术、质量负责人和产品质量检验、注册申报人员任命文件。3、采购、验收、生产过程、产品检验、入库、出库、质量跟踪、用户反馈、不良事件监测和质量事故报告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目录。 (七)生产产品简介,包括产品结构组成、原理、预期用途、产品标准制定及引用技术、标准等情况的说明。(八)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图。流程图须注明主要质量控制点与项目,包括关键和特殊工序的设备、人员及工艺参数控制的说明。(九)主要生产和检验仪器设备表(附表3)。第十九条 生产无菌医疗器械的,还应符合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Y0033)(以下简称无菌管理规范)的要求,并提供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生产状态下生产无菌医疗器械厂房环境检测报告。第二十条 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有效期届满需继续生产的,应按规定换发许可证。逾期不得从事医疗器械生产、销售活动。第二十一条 换发许可证应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但不少于2个月向发证机关提出申请并被受理。未按规定时限申请换发许可证,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又需继续生产的,应按本规定申请核发许可证,并提交企业所在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申请人在许可证失效期间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核查报告。第二十二条 申请换发许可证应符合本规定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和第十七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的,不予受理换发许可证申请或不予换发许可证:(一)在许可证有效期内有3次以上被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列为严重失信企业的。(二)因违法违规已被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立案调查或已经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但尚未结案的,或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第二十三条 申请换发许可证符合本规定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和第十七条规定外,同时具备有下列条件的,可申请免予现场检查:(一)在许可证有效期内无任何违法违规行为记录的。(二)申请换发许可证前12个月内通过医疗器械生产质量规范检查的。(三)通过医疗器械生产质量规范检查后未发生许可事项变更的(注册地址、生产地址门牌标示或行政区域名称发生变更的除外)。第二十四条 企业申请换发许可证,应提交本规定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的申报材料。申请表应由企业所在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审核意见栏,对企业在许可证效期内信用管理评定情况及有无本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情形签署意见。申报材料与申请核发许可证时所提交材料内容未发生任何变化的,且取得许可证后未发生许可、登记事项变更的,可不提交第十八条第二款至第九款规定的申报材料,但应在申请表中备注栏中注明未发生任何变化。第二十五条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部门收到企业核发、换发许可证申请后,应按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核发审批程序(附件2)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换发审批程序(附件3),进行受理、现场检查、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批。第二十六条 核发许可证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本规定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七条规定进行现场检查、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批。换发许可证应根据相关法规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及相关实施细则进行现场检查、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批。符合规定条件和要求的,予以核发、换发许可证。不符合规定条件和要求的,应做出不予核发或换发许可证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同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第二十七条 许可证变更分为许可事项变更和登记事项变更。许可事项是指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注册地址、生产地址、生产范围。登记事项是指除上述事项以外的其他事项。第二十八条 企业变更许可事项,应当在许可事项发生变更前30日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并被受理。获准变更后,应当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变更手续。第二十九条 企业变更登记事项,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变更后30日内,向许可证原发证机关申请变更登记事项。第三十条 企业合并、分立应当按照本规定重新办理许可证;跨甘肃省行政辖区迁移的应申请注销许可证。第三十一条 申请变更许可事项有下列情形的,应依法做出如下处理:(一)有证据证明属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许可证的应不予受理或不予核准变更申请,并暂扣其许可证,移交有关部门处理。(二)具有本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情形的,应不予受理或不予核准变更申请。 (三)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因制售假劣产品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应不予核准变更申请。第三十二条 变更生产范围应符合本规定第十七条规定;变更注册和生产地址应符合本规定第十七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变更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符合本规定第十七条第一款的相关规定。第三十三条 申请变更许可登记事项应提交以下材料:(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变更申请表(附表4)。申请表应由企业所在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审核意见栏,对企业在许可证效期内信用管理评定情况及有无本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签署意见。(二)许可证正副本原件和加盖企业印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三)企业申请变更事项情况说明。(四)申请下列事项变更的,除提交本条上述三款规定的材料外,须分别提交以下材料:1、变更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提交本规定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材料。2、变更生产范围:提交本规定第十八条第二款、第六款、第七款、第八款和第九款规定的材料。生产无菌医疗器械的,需提供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申请变更前12个月内的,符合无菌医疗器械管理规范规定的合格检验报告。3、变更注册地址、生产地址(包括生产车间及其配套附属设施,质量管理和仓储设施): (1)注册地址、生产地址迁移变更,应提交本规定第十八条第四款和第五款规定的材料。生产无菌医疗器械的,需提供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符合无菌管理规范规定的合格检验报告。(2)注册地址、生产地址门牌标示或行政区域名称发生变更,只需提供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证明文件。4、变更企业名称:(1)公司股东会变更企业名称的决议。(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变更通知书或变更前后加盖企业原印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第三十四条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部门收到变更许可、登记事项的申请后,应按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许可和登记事项变更审批程序(附件4)的要求进行受理、现场检查、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批。 符合规定条件和要求的,收回原许可证正本,在许可证副本中记载核准变更内容,按核准变更的事项核发许可证,变更后的许可证有效期不变。不符合规定条件和要求的,应做出不予核准变更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同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第三十五条 许可证遗失,企业应立即向原发证机关报告,并在能覆盖本企业业务范围的公众媒体发布遗失声明,声明期满1个月后,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补发审批程序(附件5)向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发许可证,补发的许可证有效期及许可事项不变。第三十六条 许可证证号编排格式为“甘食药监械许X1X2X3X4X5X6X7X8”,其中X1X2X3X4为许可证首次核发年份,X5X6X7X8为企业流水号,换发、补发许可证及办理变更事项的,原证号不变。第三十七条 医疗器械委托生产应符合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四章的规定。委托生产备案应按照医疗器械委托生产备案程序(附件6)的要求办理。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完成委托生产备案登记后,应将医疗器械委托生产登记表(附表5)抄送受托方所在地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跨省委托的抄送受托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三章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第三十八条 医疗器械产品应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能够满足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要求,能保证使用者或患者的安全,能达到预期使用目的方可申请注册上市。第三十九条 申请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应对产品进行风险分析,并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所采取的措施可保证产品所产生的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第四十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审评指导原则、文献资料等对申请注册的产品进行审核。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注册申请依据不充分的,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证,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应不予注册。第一节 产品标准复核第四十一条 医疗器械注册产品应具有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要求的产品标准,并通过相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复核。第四十二条 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应符合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写规范的要求。(一)产品的命名和分类应符合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的要求。(二)产品预期用途应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三)产品标准应有产品安全性、有效性的控制指标。 (四)产品标准应有明确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五)产品标准应详细描述产品的结构组成和明确所使用原材料的要求。(六)产品标准的技术参数应有正确的验证方法和明确的验证指标。(七)产品标准应有产品风险防范警示提示。(八)产品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应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的规定。第四十三条 申请标准复核的注册产品标准应通过国家医疗器械法定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验证。标准验证机构应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对注册产品标准设定的产品结构组成、安全性能、技术指标参数、检验项目、检验方法以及说明书、包装标识要求等进行技术评价和验证,并出具评价验证报告。验证机构应对通过技术评价验证的注册产品标准逐页加盖印章和骑缝章。第四十四条 申请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标准复核应提交以下材料:(一)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复核申请表(附表6)。(二)通过技术评价验证的注册产品标准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三)标准验证机构出具的注册产品标准技术评价验证报告(四)标准编制说明。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人体接触材料安全性、可靠性的临床使用证明。 2、引用或参照的相关标准和资料。 3、注册产品管理类别确定的依据和理由。 4、产品概述及主要技术指标(参数)确定的依据。5、适用所制订标准产品检验情况。6、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第四十五条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写规范等要求和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复核程序(附件7),对产品标准进行复核,符合规定的给予注册产品标准号。第四十六条 标准复核中发现的可即时补充、修改的问题,应允许申请人补充、修改。产品结构组成技术指标、参数、预期使用目的、检验(试验)项目、方法等补充、修改的,应终止复核。申请人对标准进行补充、修改和技术评价验证后,按照本规定重新申请复核。第四十七条 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前,以自然人或研发单位身份制订产品标准,并通过注册标准复核的,取得生产许可证后,标准未发生任何实质变化的,可向标准复核部门提出更改标准制订发布人名称,名称更改后注册产品标准号不变。第四十八条 企业必须根据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的变化以及注册产品标准的实施,对注册产品标准的适应性进行评审,实时予以更新、修订,保持注册产品标准的有效性,保证标准的有效实施。第四十九条 注册产品标准发生更新、修订,应按标准复核程序申请标准变更复核。产品标准技术指标、参数,预期使用目的,检验(试验)项目、方法等变化的标准更新、修订,应按本规定第四十四条提交申请标准复核材料;标准内容未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提交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复核申请表和更新、修订的注册产品标准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第五十条 注册产品标准号格式为“YZB/甘X1X2X3X4-X5X6X7X8”,其中X1X2X3X4为流水号,X5X6X7X8为年代号。标准发生修订的,标准号“X1X2X3X4”不变,“X5X6X7X8”变更为修订发生年代号。第二节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第五十一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全面实施质量管理规范,具有符合产品标准、工艺和质量要求的设施和设备,具有覆盖产品研发设计、材料购进、生产加工、售后服务等全过程,健全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第五十二条 下列情况应申请质量管理规范检查:(一)申请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前。(二)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地址、生产范围、产品标准发生变更后。(三)企业连续停产一年以上重新组织生产前。(四)质量规范检查报告有效期届满。第五十三条 申请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申请表(附表7)。(二)企业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三)通过复核的注册产品标准复印件。(四)产品注册证书复印件(适用于重新注册)。(五)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产品的综述资料(简述其工作原理、生产工艺和控制过程等情况说明)。(六)企业总平面布局图、生产区域分布图。(七)生产无菌医疗器械的,应当提供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规范检查前一年内的生产环境检测报告。第五十四条 产品注册前的质量管理规范检查,企业应在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申请表中注明产品注册规范检查,并根据产品注册检验和临床试验的要求,注明用于注册检验和临床试验的产品数量。第五十五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程序(附件8),依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管理办法以及相关实施细则,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进行受理、现场检查、技术审评和核发检查报告。第五十六条 质量管理规范的现场检查,应按照产品生产工艺、通过标准复核的注册产品标准和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至少对一个批次(编号)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现场检查考核。产品注册前的质量管理规范检查应对所有用于注册检验和临床试验产品的生产全过程进行现场检查考核。符合产品生产工艺、标准和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依照医疗器械抽验相关规定进行抽样,并按注册检验、临床试验的需要分别封样,在抽样单抽样目的栏中标明“产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注册检验或临床试验抽样产品”。第五十七条 企业应按产品储存条件妥善保管抽样产品,保证样品包装、封签以及抽样单据(凭据)的完好,分别用于注册检验和临床试验。注册检验样品经法定医疗器械检测机构注册检验合格后,方可凭注册检验报告,将所抽临床试验用样品用于临床试验。所抽样品数量不能满足临床试验需要时,可提请企业所在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照本规定第五十六条进行抽样。第五十八条 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和临床试验机构在开展注册检验和临床试验前应查验样品包装、封签以及相关资料,准确、详实记录并确认相关抽样产品信息后,方可拆分产品包装进行注册检验和临床试验。第五十九条 质量规范现场检查存在不合格项,检查结论为合格的,申请人应按规定时限对不合格项进行整改,无法在规定时限完成整改的,应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整改计划,按批准要求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书面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到申请人整改报告后,结合现场检查记录、报告进行审核并做出检查结论。对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合格整改项目应进行现场复核检查。第六十条 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报告有效期内企业许可证许可事项、产品注册证书以及原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覆盖产品发生变化的,应重新申请规范检查。第六十一条 换发许可证,变更生产地址、生产范围等许可事项,还须进行质量规范检查的,企业可在申请许可事项变更时一并申请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换发许可证和变更现场检查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为准填写相关记录,并进行技术审评。第六十二条 医疗器械产品首次注册批准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在6个月内,按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复查。复查结果不能满足产品生产质量控制要求的,应暂停产品生产销售。第六十三条 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产品的生产真实性核查,企业可在申请质量规范检查时,同时提交甘肃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核查申请表(附表8)、产品注册检验报告、临床试验报告以及临床试验相关资料。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根据企业申请在进行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时进行产品注册真实性核查。第三节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第六十四条 医疗器械注册产品必须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科学的作用机理、完整的结构组成、可靠的技术性能和明确的预期用途;充分、完整、真实和有效的临床试验、验证资料或科学技术理论证明注册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第六十五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两家以上医疗机构进行相关产品临床试验。第六十六条用于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产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具有通过复核的注册产品标准或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二)用于临床试验的产品应符合本规定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第五十八条的要求。(三)首次用于人体的植入性医疗器械,应当具有该产品的动物试验报告;其它需要由动物试验确认产品对人体临床试验安全性的产品,也应当提交动物试验报告。第六十七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完成临床试验后,应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临床试验真实性核查,申请临床试验真实性核查应提交以下资料:(一)甘肃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核查申请表。(二)临床试验资料包括临床试验合同、临床试验方案、伦理委员会批件、知情同意书、病例报告表和临床试验报告复印件。第六十八条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到企业临床试验真实性核查申请后,应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真实性核查程序(附件9)进行核查,并出具核查报告。第四节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审批第六十九条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分为首次注册、重新注册和注册证变更。申请人应当根据医疗器械的管理类别和注册类别,向相应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产品注册。第七十条 未在中国获准上市的药械组合产品注册,申请人应当在申报注册前,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受理服务中心申请产品属性界定。申请人不能自行判断申请注册产品类别的,应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信息系统”申请分类界定。第七十一条 下列情形应按产品首次注册规定申请产品注册:(一)从未获准在中国境内注册上市的医疗器械产品申请产品注册的。(二)产品管理类别由低类别调整为高类别的。(三)产品注册证有效期届满后申请产品注册的。第七十二条 下列情形应按产品重新注册规定申请产品注册:(一)产品注册证有效期届满前申请产品注册的。(二)产品标准、规格、型号、结构、组成、性能、用途以及适用范围发生变化的。(三)产品管理类别由高类别调整为低类别的。第七十三条 下列情形应按注册证变更规定办理注册证变更手续:(一)医疗器械注册地址、生产地址的改变。(二)生产企业实体不变,企业名称改变。(三)产品名称、商品名称、型号、规格改变。第七十四条 申请医疗器械产品首次注册应提交以下材料:(一)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请表(附表9)。(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备案证及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三)确定产品管理类别的依据及说明资料。(四)产品技术报告或综述资料(适用于体外诊断试剂)。(五)产品主要原材料、元器件信息资料。包括原材料的技术参数、规格型号、质量控制指标和生产厂家等信息。(六)产品安全风险分析报告。报告应包括:能量危害、生物学危害、环境危害、有关使用的危害和功能失效危害等方面的风险分析、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等内容。(七)产品分析性能评估资料。(适用于体外诊断试剂)(八)产品参考值(参考范围)的确定资料。(适用于体外诊断试剂)(九)产品稳定性研究资料。(适用于体外诊断试剂)(十)适用的国家、行业产品标准或经复核注册产品标准(十一)产品全性能自测报告。(适用第一类)1、产品全性能自测报告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产品编号或批号、检测依据、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等内容。2、属委托检测的,应提供被委托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和委托检测协议。(十二)产品注册检测报告。1、注册检测的产品应符合本规定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的相关要求,并由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注册检验报告。2、需进行临床试验的产品,应提交与临床试验产品同批次产品的注册检测报告。3、不需临床试验的产品,应提交申请注册前12个月内的产品注册检测报告。(十三)产品临床试验资料。1、须进行临床试验的,应按照国家局医疗器械注册临床试验资料分项规定提交临床试验资料及临床试验真实性核查报告。2、符合豁免临床试验的,应提交免于产品临床试验报告以及申请注册产品与已获准上市同类产品对比说明(包括基本原理、结构、技术性能指标、预期用途等)。(十四)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样稿。(十五)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报告。(十六)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生产状态下厂房洁净度检测报告。(适用于无菌及消毒产品)(十七)产品知识产权证明及说明。(十八)药械组合产品属性界定资料。(适用于药械组合产品注册)(十九)产品照片。包括产品外观和内部结构特征的照片。第七十五条 申请产品重新注册的,应提交以下资料:(一)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请表。(二)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其附表。(三)申请产品重新注册受理前12个月内产品注册检测报告。(四)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内产品质量跟踪报告。包括产品监督抽验、临床应用、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处理情况。(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机构对产品注册证有效期内不良事件监测评价报告。(六)申请产品重新注册前12个月内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报告。(七)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生产状态下厂房洁净度检测报告。(适用于无菌及消毒产品)(八)产品规格型号、性能结构、成分组成、适用范围和安全、质量控制项目、指标等发生改变的,应提交本规定第七十四条规定的相关资料。未发生改变的,应予以书面说明。(九)产品照片。包括产品外观和内部结构特征的照片。(十)符合免于技术审评条件的,可提交豁免申请。第七十六条 注册证有效期届满后申请产品重新注册的,还应提交企业所在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注册证失效期间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核查报告。第七十七条 产品标准发生实质性变化,应在新版产品标准实施前申请产品重新注册,并取得注册证。第七十八条 申请产品重新注册,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可不再进行技术审评。(一)重新注册产品与原注册证核定的产品规格型号、产品标准、性能结构、成分组成及适用范围未发生变化的。(二)经省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监测与评价中心监测评价确认该产品获准上市后未发生不良事件的。(三)质量监督抽验未出现不合格产品的。第七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的不予重新注册:1、产品上市后发生过严重不良事件,且经质量监测评价确认难以保证安全有效的。2、生产假劣产品的3、在产品注册证有效期内3次以上(含3次)被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抽验不合格的。4、被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撤销(注销)注册证的。5、具有本规定第二十二条情形的。6、重新注册产品管理类别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调整或不列为医疗器械管理的。第八十条 申请注册证变更应提交以下资料:(一)医疗器械注册证变更补发申请表(附表10)。(二)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其附表。(三)更名后的生产企业许可证副本和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四)变更内容情况说明及相关证明材料。(五)适用的国家、行业产品标准或经复核注册产品标准。(六)生产地址变更的,应提交变更后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报告。第八十一条 申请注册证变更,除生产地址变更外,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申请注册证变更。产品注册证发生变更,注册产品标准内容未发生实质性变化的,可在申请注册证变更时,按本规定第四十九条规定一并申请更改注册产品标准。第八十二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按照第二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审批程序(附件10)、第二类医疗器械重新注册审批程序(附件11)和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变更(补发)审批程序(附件12),依据相关法规和本规定相关要求,进行相关事项的受理、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批。符合规定条件和要求的,予以审批或核准并核发相关证书或决定。不符合规定条件和要求的,应做出不予审批或核准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同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第八十三条 注册产品管理类别由高类别调整为低类别,应在产品注册证有效期届满前,按照调整后的管理类别到相应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重新注册。管理类别由低类别调整为高类别的,企业应当在类别调整之日起6个月内按照调整后的管理类别申请注册,逾期未获准注册的,原持有的产品注册证废止,并不得继续生产、销售。第八十四条 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为四年。注册证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生产的,企业应当在注册证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但不少于4个月前申请产品重新注册,并被受理部门受理。第八十五条 注册证遗失企业应立即在能覆盖本企业业务范围的公众媒体发布遗失声明,并向核发注册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第八十六条 申请补发医疗器械注册证,应在注册证书遗失声明刊登1个月后向核发注册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资料:(一)医疗器械注册证变更补发申请表。(二)补发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原因及情况说明。(三)生产企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四)医疗器械注册证复印件。(五)企业法人代表和申办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六)企业法人代表办理补发注册证委托书(七)媒体刊登的注册证丢失的声明。第八十七条 相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到注册证补发申请后,应按照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变更(补发)审批程序进行审查,符合规定要求的,补发医疗器械注册证,补发的注册证书有效期及许可事项不变。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八十八条 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严格执行本规定,按照规定的程序、时限和条件进行受理、检测、审评、审批。对完成审批的许可事项应建立数据库并向社会公开,以便社会监督和查询。第八十九条 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对医疗器械生产许可、产品注册等行政审批事项及审批内容向社会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天,公示期不计入行政审批时限。公示内容包括审批事项名称、审批项目、内容等。第九十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取得许可证、注册证后应及时向企业所在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并报备许可证、注册证复印件;取得第三类注册证书的,应同时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备。第九十一条 严格企业跨市(州)设立生产场地的行政审批和监督管理。跨市(州)设立生产场地但未形成独立企业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完成审批或备案后,应书面告知企业所在地和跨市(州)设立生产场地所在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企业跨市(州)设立的生产场地生产活动的日常监督由所在地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生产场地的日常监督情况应及时书面告知企业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跨市(州)设立生产场地企业申请行政许可事项,须由企业所在地和生产场地所在地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署意见。第九十二条 医疗器械委托生产应符合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四章的规定,未按规定办理委托备案登记或不符合委托或受委托生产条件的不得委托或受委托生产。第九十三条 企业因生产场地、生产工艺改造等停产,或连续停产一年以上的,应当提前书面告知所在地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抄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停产后重新组织生产的,应通过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规范检查后方可进行生产销售。第九十四条 企业生产地址、生产范围和产品标准发生变更,须获准许可事项变更,注册产品标准复核,重新注册和通过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质量规范检查后方可进行生产。第九十五条 注册产品型号、规格、产品标准、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产品适用范围、说明书等发生变化,未获准变更注册的,不得生产销售。第九十六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内终止生产的,应在终止生产后10日内向所在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原发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并申请注销生产许可证、产品注册证。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企业终止生产报告后,应对企业已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进行核实记录。原发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注册证注销程序(附件13)办理注销手续,并向社会公告。第九十七条 各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建立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管与诚信档案。档案应当包括企业生产许可、产品注册、生产监督检查、产品质量监督抽验、不良事件监测、不良行为记录和投诉举报等内容,并作为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依据。第九十八条 生产企业的以下行为应记入生产企业监管与诚信档案:(一)生产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注册产品标准的医疗器械的。(二)超出许可范围生产医疗器械的。(三)擅自降低生产条件、变更许可事项的。(四)产品未经检验合格出厂的。(五)违反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要求的。(六)未按规定建立并有效实施质量跟踪和不良事件监测制度的。(七)违法发布医疗器械广告的。(八)擅自委托生产医疗器械或者委托生产医疗器械未备案的。(九)质量管理体系未能有效运行的。(十)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要求的。第九十九条 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加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对企业存在本规定第九十七条第一、二、三、四、五、八款违法违规情形的,应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可提请撤销企业许可证和注册证。第一百条 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样品,或者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备案证、许可证、注册证和通过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八条或第七十九条,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第四十条,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五十五条,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予以处理。第五章 附则第一百零一条 企业按本规定要求提交的申报材料应真实、完整和清晰,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承担申报材料失实所导致的一切后果。申报材料按顺序列出材料目录,逐页编码装订成册,并使用A4纸打印。第一百零二条 本规定术语释义:(一)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是指按照产品生产工艺、标准正常生产运行状态下,全过程、逐环节进行现场检查。包括相关实施细则检查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二)备案:是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就法规规定的事由向相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存案以备查考。(三)标准技术验证和评价:是指对注册产品标准设定的技术指标、参数,检验项目、检验方法进行的检测验证。注册产品标准对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依存性,注册产品标准的结构组成、功能等设定的所有项目、指标与产品一致性的审核。(四)注册检验: 是指对企业在以核准的生产设施、设备、环境条件下,按照核定(确定)的产品标准、生产工艺等要求生产的,申请拟上市产品的质量检验。(五)技术审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注册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价,包括对产品的生产能力、质量管理能力的评价。第一百零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表:1、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备案表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申请表3、主要生产和检验仪器设备表4、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变更申请表5、医疗器械委托生产登记表6、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复核申请表7、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申请表8、甘肃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核查申请表9、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请表10、医疗器械注册证变更补发申请表附件:1、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备案程序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核发审批程序3、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换发审批程序4、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许可和登记事项变更审批程序5、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补发审批程序6、医疗器械委托生产备案程序7、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复核程序8、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程序9、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真实性核查程序10、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首次注册审批程序11、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重新注册审批程序12、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变更(补发)审批程序13、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注册证注销程序附表1: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备案表企业名称营业执照核发机关营业执照编 号核发日期注册地址邮政编码生产地址生产范围生产产品注册资本企业性质企业人员基本情况职 务姓名身份证号职称学历专业联系电话法人代表企业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注册申报人职 工总 数技术人员数量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企业机构设置部门名称负责人联系电话人员总数技术人员数量生产经营管理场所面积总建筑面积生产车间净化车间仓 储经营管理常温冷藏检验室面积总面积常规检验室无菌检验室其它主要生产检验仪器设备序号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型号设备编号购置时间备案办理人联系电话E-mail本申请表中所申报的内容和提交资料均真实、合法。如有不实之处,愿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 月 日(申报单位签章)报备时间: 年 月 日 备案办理人(签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意见审查意见:审查人: 年 月 日审核意见:审核人: 年 月 日审批意见:审批人: 年 月 日注:1、本表适用于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本表企业机构设置和主要生产检验仪器设备栏不够填写时,可另附页填写。3、本表一式三份。附表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申请表企业名称申请事项核发 换发 营业执照核发机关营业执照编 号核发日期注册地址邮政编码生产地址生产范围生产产品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注册资本企业性质企业人员基本情况职 务姓名身份证号职称学历专业联系电话法人代表企业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注册申报人职 工总 数技术人员数量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企业机构设置基本情况部门名称负责人联系电话人员总数技术人员数量生产经营管理场所面积总建筑生产车间净化车间仓 储经营管理常温冷藏检验室面积总面积常规检验室无菌检验室其它申办人员身份证号电话邮箱备注:本申请表中所申报的内容和提交资料均真实、合法。如有不实之处,愿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 月 日(申报单位签章)企业所在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意见: 签发人: 年 月 日 (局签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意见审查意见:审查人: 年 月 日审核意见:审核人: 年 月 日审批意见:审批人: 年 月 日注:1、本表只适用于核发、换发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2、企业人员基本情况和机构设置基本情况栏不够填写时,可依照栏目样另附页填写。3、本表一式三份,附表3:主要生产和检验仪器设备表序号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型号设备编号备注附表4: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变更申请表企业名称生产许可证编号核发时间申请变更事项项目原核准内容申请变更内容 企业名称 注册地址地址邮政编码 生产地址地址邮政编码 法定代表人姓名身份证号职称学历专业电话 企业负责人姓名身份证号职称学历专业电话 生产范围法定代表人签字:年 月 日(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